市委一號文解讀:鼓勵干部破解更高水平發展難題
發布時間:2017-03-10 瀏覽次數:4854次
今年“市委一號文”聚焦“領導班子建設、干部隊伍建設、黨的作風建設”,受到各界高度關注。“一號文”出臺的背景是什么,有哪些亮點?提出哪些具體舉措,如何貫徹落實?
日前,《中共東莞市委關于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、干部隊伍建設、黨的作風建設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印發。對照中央、省有關精神和規定,《意見》有哪些亮點,哪些是“自選動作”?記者就此采訪了《意見》起草牽頭部門市委政研室。
據介紹,《意見》堅持從嚴要求“貫穿始終”,堅持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“貫穿始終”,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五項具體措施,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、凝聚力、戰斗力,形成推動東莞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。
背景卡
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、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就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、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作出了新的重大部署,市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了東莞未來五年的價值追求和五大目標。同時,在去年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大調研活動成果基礎上,東莞提出更高水平發展十大行動計劃,包括十大重點督辦項目和30項重點推進工作。
問題一
如何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動力?
市委副秘書長、市委政研室(改革辦)主任葉淦奎
推動中央、省委、市委的決策部署更好地落地,是市委“一號文”制定的初衷。東莞將通過全面從嚴治黨,聚焦領導班子建設、干部隊伍建設、黨的作風建設(以下簡稱“三大建設”),不斷增強黨的創造力、凝聚力、戰斗力,推動中央、省委、市委各項部署得到落實,形成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動力。
問題二
如何鼓勵干部更加奮發有為?
市委副秘書長、市委政研室(改革辦)主任葉淦奎
《意見》提出了“三個確保”的總體目標,即“確保領導班子政治堅定、團結務實、勤政廉潔,確保干部隊伍對黨忠誠、干凈干事、敢于擔當,確保黨的作風始終體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”。具體要求就是“三個奮發有為”,包括在落實決策部署上更加奮發有為;在轉化調研成果上更加奮發有為,全力以赴推進十大行動計劃、十大重點督辦項目、30項重點推進工作落實;在破解發展難題上更加奮發有為,鼓勵干部隊伍在政務改革、項目落地、征地拆遷等重點難點工作上積極作為,破解制約更高水平發展的難題。
深度解讀
市委一號文
《意見》圍繞兩個“貫穿始終”,即從嚴要求貫穿始終、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貫穿始終,提出了“四個必”“一整頓、三治理”“選人用人‘四個化’”等五方面的具體舉措,體現出了鮮明的東莞特色。
在從嚴要求方面,一是嚴守政治紀律“四個必”,包括堅持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為必學內容、必訓內容,作為新提任領導干部的必談內容,作為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考察考核的必核內容,推動領導干部帶頭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;二是開展“一整頓、三治理”,包括持續開展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整頓、選人用人突出問題專項治理、常態化治理慵懶散慢推拖、農村基層黨員干部違紀違法問題治理。
在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方面,《意見》提出精準化用人、規范化管理、常態化研判、差異化考核,提高選人用人水平。同時,開展干部隊伍能力提升“四大工程”,包括在經濟轉型、創新驅動、片區統籌、集約發展等統籌能力方面開展培訓,在創新驅動、城市建設等專業能力方面開展培訓,把有培養前途的干部選派到政務改革一線、項目建設一線等地方鍛煉,加大力度培養村(社區)干部,鍛造一批基層“全科干部”。
為鼓勵干事創業,《意見》提出建立“四大機制”。其中,特別提出要貫徹落實“三個區分”原則,完善容錯糾錯機制,制定配套政策,明確容錯糾錯情形,寬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,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擔當、對勇于負責的干部負責;積極探索建立鎮(街道)之間、市直部門之間比學趕超機制,引導干部曬實績、比業績,相互交流學習提高。
名詞解釋
“四大工程”
統籌能力提升工程,
專業能力提升工程,
實操能力提升工程,
服務能力提升工程,
“四大機制”
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機制,
健全考核評價機制,
健全正向激勵機制,
健全比學趕超機制,